今天是:2019年2月21日 星期四
会员服务区:登录 修改
2016年5月18日晚,在成智二110,南京大学哲学系刘怀玉教授做客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做了一场题为“如何重写思想史—以黑格尔与马克思之间的辩证法比较为例”的讲座,为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带来一场丰盛的思想盛宴。讲座由厦门大学马克思…[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014278
2015年3月20日上午,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刘怀玉教授应邀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文沛楼二楼会议室开展主题为“空间地理学与生态哲学视野中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以尼尔·史密斯思想为例”的讲座。哲学院颜岩老师、张…[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991498
2010年6月2日上午,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邀请,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怀玉先生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文沛楼进行了一场题为“历史唯物主义为何如何空间化?”的学术讲座。[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907726
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日前发出的《关于公布2009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的通知》,我系刘怀玉教授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名单。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有155人入选,我校有5人入选。[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906863
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当代“政治与文化哲学转向”的问题?西方马克思学在自由主义话语霸权面前把马克思政治哲学问题市民社会化,这显然是一条以牺牲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基本方法论为代价的学术思想道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特…[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080286
亨利·列斐伏尔的《都市革命》(1970)是与大卫·哈维的《社会正义与城市》(1973)以及曼纽·卡斯特的《都市问题》(1972)齐名的三大城市马克思主义经典。由于其思辨性与超前性该书长期被误解与忽略。该书在今天中国语境下的深刻意义在于,它从…[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068322
为了还一笔“信誉债”,恩格斯1886年初写下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该文一明一暗地包含着两个基本论题。明线是哲学基本问题论,恩格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归入了唯物主义的阵营,确立了它与旧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哲学在自然观上的密切…[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043323
文章以作者二十年来对毛泽东个人思想之当代价值的三次思考为主线而展开,指出:(1)不能把毛泽东所确立的革命传统与其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对立起来,不能把晚年毛泽东的极左错误与其超越时代的理想主义价值观相混淆;(2)晚年毛泽东的错误与…[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040472
朱莉亚·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 1941~),是继罗兰·巴特(1915~1980)之后仍然活跃在当今思想舞台上的伟大法国哲学家之一,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法国符号学运动的领军人物、文学评论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她的研究涉及了语…[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032300
从分析马克思写作语言的多义性特点入手,通过把握马克思哲学语言的隐喻性,来透视他的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本质,这是近几年哲学界出现的一种研究趋向。该研究趋向实际上涉及到了自卡西尔以来西方哲学普遍关注的“哲学本文中的隐喻问题”。而实质上这一研究是一…[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025383
经济和道德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永恒而常新的话题。近几年“制度伦理学”、“社会伦理学”的提出无疑是一个新的研究思路。在此,我们尝试性地提出所谓“制度结构制衡论”构想,来探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伦理制度建设的内在关联问题。[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023682
形形色色的后现代主义与后马克思主义思潮联袂演出的“马克思主义终结论”,逼着马克思主义者发展出一种“更加现代的”(实际上是“后现代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是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继承者的晚期马克思主义。它试图对传统的研究对象——资本主义本身所呈现的…[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022949
马克思主义如何把握现实社会、作用于现实社会,这不仅是一个关于马克思主义社会 功能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有关我们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当代世界、当代社会, 并对之进行革命改造的实践问题。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的今天,有些人轻松地宣告马 克思主义…[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022642
近两年,学术界设想从多方面构建一门原有伦理学体系中并不显性存在的新学科——“制度伦理学”。这门刚刚开始建立的交叉分支学科,迄今尚无统一的名称;除“制度伦理学”这一较为公认的叫法外,还有例如“伦理制度学”、“规范伦理学”、“经济伦理学”、“社…[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018964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当代形态究竟是什么?答案在于对哲学前提的反思。经典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走过了一个超越德国古典辩证法反思传统走向对哲学现实前提反思追问重构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作为对现代性历史前提进行反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的辩证法。马克思逝世之后,他的…[详细内容] http://www.chinalibs.net/Zhaiyao.aspx?id=1017120